- 相关推荐
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都经常接触散文吧?散文不讲究音韵,不讲究排比,没有任何的束缚及限制。想要学习写散文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散文读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散文读后感1
很早就想写点东西的,在囫囵吞枣看完余秋雨老师散文集之后,但因为工作变化的原因,一直没有时间来写,也没有心情静下来写。一晃一个月过去了。其实,现在也没有时间、也没有心情来写,只是总感觉心里有点事,这或许就是自己的一点个性。
定下的事情不做完心里总感觉有点不舒服,尤其是在这次阅读了多篇美好的文章之后,总感觉应该留下点什么,特别是现在的生活节奏,让自己已经很难在一段时间之内再翻起余老师的文章,只好趁着心里还有点感觉,留下几行贻笑大方的文字。
余老师和季老一样,都是高中时就耳熟能详的大师,但可惜的是,我这个文科出生的人并不喜欢学习语文,唐诗宋词兴致来了还会背上几首,而对于这些文学作品,学起来感觉真是要人命,而且最为关键的是学了不考,考了也考不好,所以,很少认真阅读教材上面的文章,听课也是是是而非。这次机缘巧合读到了两位大师的散文集之后,让人对散文又有了一点重新的认识,又有了不一样的感觉。自己水平有限,无法写出精湛的'体会,只能由着自己的感觉信马由缰。
正如前段时间写过一篇关于读季老散文集有感的文章一样,季老从自己工作生活的点滴入手,润物无声,让人体会到生活的一种自然美,让人感觉有一种返朴归真、悠然自得的娴静,人生就如同一幅淡淡的山水画;余老师的这本散文集,则从宏观着眼,纵横捭阖,以一个文学家独有的眼光来看待历史。将许多鲜活的历史事件通俗易懂的展现在读者面前,让人在冥冥当中感受到几分沧桑和震撼,感受到不一样的厚重和深沉。想到这里,又想起许多当前关于余老师的种种消息,正面的、反面的都有,但人人亦云,智者见智,仁者见仁。
散文读后感2
慢慢地,接触得多了,就觉得李汉荣的散文很玄妙,总之是一种很特别的感觉,与我之前读的散文都不一样。每个文字都富有灵性,每一文字看似朴实无华毫无词藻的字眼组合起来竟是一篇深邃的文章,每一篇散文都洋溢着对大自然的热爱,对幸福的追求,对过去的.追念,其中我很受感慨的是这一篇《顶针:一生的戒指》。
之前并不知道什么是顶针,为此我还专门上网去查找,令我吃惊的是,这个东西我家也有。
曾记得小时候好奇,经常跑到爷爷奶奶的房间玩,他们的针线盒,一个箍形不满小坑的银白色“戒指|”深深吸引了我,我问奶奶:“这是什么呀”奶奶说:“这可是缝补工具呢!别看它小,作用可大了呢!像这样子。”边说边用手比划着什么。现在,我才明白,那不仅仅是一个普通的缝补工具,还代表着一名普通妇女一生的辛劳,也是她们的自豪。在作者对顶针的描述中,令我感到的是一位不辞辛劳默默付出的母亲。母亲,是一位很普通的职业,是每一位女子必须经历的,没有当过母亲的女子这一生终究是不完美的,这是一个很普通的职业,却有着不一样的伟大。你的脑海里是否涌出来母亲忙碌的背影?是否想起母亲为你做的点点滴滴呢?
在奶奶的右手上,有两枚戒指,一枚金光闪闪,诠释着一位新娘的幸福,另一枚不满小坑却闪耀着光斑,表现着一位妇女的不辞幸劳。奶奶平常也喜欢缝缝补补,家里哪一双布拖鞋不是出自她的手,哪一床被子不经过她的“改良”家里的处处不都是她的杰作吗?作为一个女人,别人都认为这是每一位妇女应该做的,是默认的责任,但她们有没有得到我们的夸赞呢?不管她们有没有得到夸赞,她们都会默默做下去,默默地依旧为家庭做贡献,他们不会说什么,偶尔抱怨也是开一个玩笑,她们每做一件事都是为了得到孩子的肯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