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报告十分的重要,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涵盖报告的基本要素。一听到写报告马上头昏脑涨?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家乡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范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家乡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范文1
农村大学生的就业问题确实已经成为新的社会发展难题,这不仅是一个就业和生存的问题,还牵涉到社会发展的各个层面。过去许多农村孩子笃信靠知识改变命运的信念现在已经不那么深入人心,新的“读书无用论”已经有蔓延之势,靠读书提升自己和打破社会阶层壁垒的通道看上去也已经关闭,这势必会对广大农村大学生的理想信念造成颠覆。
一、农村大学生就业现状
中国社科院的《20xx年应届生就业调查报告》显示,从毕业生的城乡来源角度分析,农村家庭的普通本科院校毕业生成为就业最为困难群体,失业率高达30.5%。《社会蓝皮书:20xx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的最新数据更令人深思,其中关于农村大学生就业的一项分析引提到:家庭城乡背景对毕业生就业机会有明显影响,城市家庭出身的毕业生就业率(87.2%)明显高于农村家庭出身的毕业生(81.2%)。其中,普通本科院校城市家庭出身的毕业生就业率与农村家庭出身的毕业生就业率相差十八个百分点。
《人民日报》曾发表了《农村孩子为何不愿跃“龙门”》文章指出:底层上升通道受阻,社会阶层固化趋势加剧,贫穷将会代际传递,一代穷世代穷。如此,不满情绪就会增加,可能会造成社会震荡。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和保障农村孩子受教育的平等,重视农村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使社会更加稳定和谐、充满活力。
二、农村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一)现行的户籍制度与城乡二元结构管理,是农村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本原因
近年来农村大学生在重点高校就读的比例在下降!同志在20xx年元月的署名文章中感慨:过去我们上大学的时候,班里农村的孩子几乎占到80%,甚至还要高,现在不同了,农村学生的比重下降了!和城市大学生相比,说明农村大学生可享有和利用学校社会资源的劣势地位,现行的户籍制度与城乡二元结构管理是农村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本原因!
第一,从户籍制度来讲,由于户口的限制,农村生源大学生在城市就业受到限制较多。当前,国家在努力营造公平就业环境,但是相当部分的公务员考试、事业单位编制考试,都对非本地生源学生进行了限制。第二,从城乡二元结构管理来看,由于这个制度的存在,城乡之间的教育投入差距巨大。农村基础教育投入薄弱,导致学生不能得到良好的基础教育,基础没打好潜力就有限,他们在就业竞争中必然处于劣势地位。
(二)农村大学生的社会弱势地位,是就业难的客观原因
农村大学生作为社会弱势群体之一,本应受到眷顾与关怀,得到社会支持。现实生活中,也许他们中有人能得到社会慈善人士的捐助,但很难从好心人处得到一份工作。无处不在的就业歧视,缺乏公平的就业环境,限制了农村大学生的就业。农村出身、素质不高、不善沟通、心理素质不良、工作能力不强、缺乏文艺才能、家庭负担较重,种种合理的不合理的借口都能成为用人单位拒绝录用他们的理由。考察当前的就业歧视状况,他们是就业歧视的最大受害者之一。他们在遭遇到各种歧视后往往求告无门,或者没有时间、资金、精力去维权,舆论监督媒体也因新闻价值不高而缺乏监督的积极性,从而使农村大学生在求职择业中的处境更加艰难。
(三)农村大学生择业观的偏差,是造成就业难的主观原因
农村大学生带着一颗怀有美好愿望的心,走进了梦寐以求的大学校门,然而他们却经常碰壁由于受父辈和农村环境的`影响,他们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等方面与从城市来的大学生有一定差别,看问题的角度往往不同,如果不能正确看待,很可能就会沉默寡言或缄口不语,变得自闭起来。在日常生活中,城市大学生往往花钱大手大脚,攀比吃和穿,穿衣戴帽追求名牌和时髦,娱乐方式也多种多样,然而农村大学生显然不能与之相比,便自觉退出这一行列,躲了起来,这使他们的内心也受到了巨大的创伤。在这种情况下农村大学生一般会出现两种趋向:一是变得更加自卑和自闭,慢慢萌生仇恨他人甚至社会的想法;二是在自卑中产生动力,把自己封闭起来,埋头读书,希望通过优异的成绩来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尽快改变自己和家人的命运,与此同时,他们却忽视了综合能力的培养,导致交际能力、表达能力等较弱,与社会需要发生错位。
(四)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局限,是农村大学生就业难的现实原因。
作为人才培养的实施机构,高校在培养人才过程中存在批量培养的弊端,即不论是农村学生还是城市学生,都按照统一的培养目标进行培养与教育,导致农村学生不能将自己的就业目标与城市学生合理区分。由于农村学生就业资源的缺乏,在求职竞争中又无法与城市学生抗衡,从而处于竞争劣势。从高校的就业指导来看,大多数高校都建立了就业指导中心,开设了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进行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教育。但是,在就业指导过程中,针对农村特点开展的工作还不多,这也导致了他们回农村就业的意识不强,从而影响就业。
三、解决农村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对策研究
面对就业难,与其只去抱怨政策失效、社会不公是无济于事的。我们探究这个问题,分析这个问题的表现与成因,是要通过理性的思考,来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解决农村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也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国家、社会、高校和大学生个人多方共同努力。
(一)国家和社会完善制度和体系,是解决就业难的基础
有不少农村大学生感叹:“不怕苦,不怕累,只怕没机会!”因此,机会公平是最重要的公平。然而农村大学生,尤其是贫困家庭大学生最缺乏的恰恰就是机会。他们曾经将希望寄托于教育,然而现实是这条路越走越难,不少专家认为我们的教育体制已逐渐失去了承载阶层流动的职能。
1.近些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吸引了一部分有热情的农村大学生投入其中,返乡创业的比例在增加。随着中西部农村产业转移,农村经济日益繁荣,吸引了相当一部分农村大学生回乡就业或自主创业,在家乡从事涉农产业经营,把“互联网+”带入乡村。
2.从社会层面而言,新闻媒体要从舆论上营造对农村大学生有利的环境,加强对这个群体的关注。同时,对就业形势与就业政策进行舆论引导,使农村社会对大学生就业难有更清晰的认识,逐渐增强宽容度,为农村大学生就业提供轻松的舆论氛围。社会公众也应该转变对农村大学生的看法,关心农村大学生的就业,为他们提供更多的锻炼与就业机会。
(二)高校和大学生完善人才培养和个人成才机制,是解决就业难的根本途径
学校应注重大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人才培养要与社会需求相结合,特别是农村人才的需要。构建科学的教育体系,不断完善专业设置,不断进行教育改革。大学生个人也要立志成才,积极锻炼自身竞争力。
1.作为直接培养大学生的高校,首先应提高办学质量,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根据市场的需求开设专业,设置课程,在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上下功夫,努力实现人才培养和市场需求之间的接轨。其次,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在把教学工作做好的基础上,引导农村大学生参加学校的各类社团活动和社会活动,在活动中锻炼他们的交际能力、组织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培养他们的爱好和特长,使其更多地接触社会,增强其适应能力,这样可以使他们在择业时更具竞争力。第三,开展求职技能和技巧训练,对农村大学生做到重点指导、重点服务、重点培训和重点推荐。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就业观;帮助他们建立自我认同,充分认识自身的优势和劣势,避免走向自卑、自负两个极端,树立自信心;引导他们认清就业形势,转变就业观念,确定合理的择业目标。
2.就业问题从宏观上来讲是社会问题,但归根结底还是学生个人问题。针对就业难,农村大学生应当加强自我反省,及时调适自己。首先,农村大学生要增强自身综合素质,广泛涉猎相关学科的知识,注重实践能力培养。其次,主动锻炼吃苦耐劳品质。农村大学生的吃苦精神好、抗挫折能力较强等特征,是他们在就业过程中的优势所在。一些用人单位也欣赏农村大学生踏实认真的精神,愿意优先聘用农村毕业生。因此,在就业过程中我们要充分发挥这个优势,赢得用人单位青睐。再次,主动了解农村人才需求情况和经济发展形势,在校期间多学习一些就业技能,多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类就业、创业讲座,为以后的就业或创业打下基础。国家在推进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创业机会很多,学习一些创业知识很有必要,尽管创业艰辛但前景美好。最后,要积极转变就业观念,农村大学生不应再拘泥于传统的就业模式――将目光盯在有限的城市就业岗位。应当将就业目标从城市拓展到广阔的城乡,走进农村,走出一条全新的就业之路。
家乡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范文2
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让教学效果达到最优化,是课堂教学一直为之探索的过程。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启动,特别是教育部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以及学生的适应性。”各地大力开发校本课程,把乡土文化、民俗风情引入课堂,促进教学,在新课程改革中是一个新的举措。为了达到预期目标,各地进行了积极的探究实践并且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怎样在民俗风情与课堂教学相互融合的过程中,有效的对课堂教学作出补充,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能增加学习积极性,掌握课堂知识、形成相关技能,又了解本土民俗风情,让民俗风情与课堂教学的融合真正达到相得益彰、互为表里的目标,笔者认为,应该遵循以下三个原则。
一、坚持本土性原则
民俗风情是长期、固定的依附于人们生活习惯、情感信仰之中而产生的一种文化。这种文化因为其形成和巩固过程的特殊性,一直就具有集体认知性和自觉遵从性的特征,而且已走向自然化、生活化。
根据这种特性,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找准民俗风情与教学内容的切入点,在有机融合二者的过程中,一定要坚持本土化的原则。换言之,所融入的民俗风情必定是为本土人群所熟知的。这样学生有自然的亲近感,易于接受。“避免这种文化又成为一种新的阻碍。”只有适当的引入教育对象所趋向的本土文化,才能对抽象生涩的`书本知识起到映衬补充、注解说明的作用。
比如在教学美术赏析时,引入大湘西所特有的吊脚楼建筑、对襟儿服饰、土家银缀、窗花剪纸等进行美学教育,也会达到同样的审美目的。学生再次以美学的目光审视这些距离他们很近的美学对象,所受到启发不亚于了解西方油画雕塑,中国工笔山水。同样,在体育课中把“走高翘”、“秋千”、“扭扁担”等活动融入课堂之中,不仅有场地器材的便利,还可以引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中国全国各地民俗风情众多,“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我们在把民俗风情与课堂教育互相融合的时候,要在课前做足功课,不标新,不立异,不赶时,扎扎实实的立足于本土特色,以达到我们所预期的目标。
二、把握趣味性原则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一种带有情感色彩的认识倾向,它以认识和探索某种事物的需要为基础,是推动人去认识事物,探求真理的一种重要动机,是学生学习中最活跃的因素。新课改要求教学双边“密切联系生活”,以引发参与的兴趣。对民俗风情与课堂教学的整合过程,就要求适度把握好趣味性原则。
以笔者所在学校的教师教学为例,语文老师教学如何写调查报告,把调查的对象由学生不熟悉的“社区情况”改为调查家乡的“特色小吃”,把书本中“写一个熟悉的场景”,选定为参观一个“蒸喜酒”的场景,这样的安排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热情;思想品德老师在课堂中教学“文明交往”时,让学生实景表演土家族的“待客礼仪”,从中体会交往待客的要求,把抽象的道理寄寓在生动形象的表演过程之中;音乐课堂中老师带领学生走出去欣赏本地山歌、“打围鼓”,让学生感到新鲜而好奇,这些课堂实例,无一不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教学自然也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把握趣味性原则,还要注意避免“唯兴趣”观,防止教师一味的追求乐趣而忽视民俗风情独特的内容。“趣”的把握有一个前提:所渗入的民俗风情必需与教学内容有情感价值相通处、内容关联接近点、体验结合互补面。
三、强调思想性原则
鉴于“民俗风情作为一种文化合力进入校园的实践还处于探索阶段”,而且民俗风情起源的自发性、宗教性、原始性等特点,让民俗风情的教育功能有一定的制约。当教师在引入并使用到其中的一个知识节时,首先充分认识到民俗风情作为一种民间文化的价值取向挖掘点。要结合教育的对象的生理、心理特点,采取辩证唯物的态度,“扬弃”的方法,发挥这种特色文化的教育功能。这就是把民俗风情与课堂教学二者整合的时候所要强调的思想性原则。
比如在了解“丧葬习俗”时,就要引导学生正确理解那些复杂繁琐的动作、神秘难懂的语言,这只是一种文化展示过程,重要的是要挖掘其中的“扬善积德”内涵,对于很多封建迷信素材,更是要立场坚定的予以批判,不能一并吸纳。对于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改变的民俗,也要有正确的评价。如过年时候小孩子在大年初一去别家“拜年”的习俗,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已渐渐的消失。对于这种即将逝去的民俗风情,我们要指导学生从中看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巨大成就,给这种风俗的变化赋予积极的时代意义。
只有强调了思想性原则,我们的教育才会成为“有源之流”,才会始终与我们的教育目标保持一致而不偏离教育的主航道。
民俗风情文化作为一种开发很广泛的校本教材,在各级各类教育中被充分运用。只有坚持了民俗风情的本土化原则、把握了趣味性原则、强调了思想性原则,对于把民俗风情引入课堂教学才有了基础性的指南。同时我们还要清醒的认识到:怎样把民俗风情与课堂教学有机的整合起来,是一个内涵很宽泛的命题,有待于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在实践之中进一步探索研究。
家乡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范文3
社区共管是xx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做好科学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xx镇托洛顶自然村是xx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xx年度启动的社区共管示范村之一,该村位于保护区南部,海拔2700米,距xx镇约3.5公里,距维西县城约80公里,属保护区周边社区,根据20xx年调查数据,该村目前有35户村民,155人(其中男85人,女70人),全村有93个劳动力,18个在读学生,集体林300亩,耕地面积132亩,人均有粮308公斤,人均纯收入1125元(其中林业收入占50%以上,其它收入在50%以下),大小牲畜共622头(只)。主要农作物有玉米、小麦、土豆、荞类、青稞、燕麦、豆类。
一、项目实施情况
滇西北社区保护地项目维西县xx镇托落顶社区保护地项目,起止时间是20xx年3月至20xx年2月28日。项目包括安装太阳能热水器,发放宣传挂历,举办社区[!]共管、森林资源可持续管理技术和农业技术培训,推广科学养蜂和种植中药材技术,同时,村民在保护区的引导和动员下,充分发挥村民在项目中的主体作用,激发群众参与项目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制定了独具特色的资源管理计划和资源共管机制,通过多种形式帮助社区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促进了发展,使社区从单纯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承受者变成了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共同利益者,同时增加了他们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了解,增强了生态环境意识,提高了村民的生产生活质量,全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广大农民显现出了良好的精神面貌,劳动技能得到了提升,增强了家乡自豪感,进一步树立了自信心,同时激发了村民更加热爱家乡的美好情怀,使他们积极主动的投入到资源保护与管理工作中。项目具体实施情况如下:
(一)前期工作开展情况
3月21日至22日完成pra参与式评估,召开村民大会,成立社区保护地管理委员会;向香格里拉滇金丝猴保护协会提交了《托落顶社区pra调查报告》,4月27日修订村规民约,制定社区保护地管理办法;同时与县林业局协商,取得社区保护地授权协议。
(二)中期开展的工作
1、成立“社区保护与发展基金”,召开村民大会,制定基金管理办法和社区经济发展计划;签订了“宣传碑制作合同”、“托落顶养蜂合同”、 “托落顶社区培训场地租用合同”、“托落顶社区太阳能热水器安装、维护培训合同”等。
2、根据经济发展计划,开展替代生计示范活动(科学养蜂126窝,种植蔬菜及中药材等)。
3、根据需求,提供各项技能培训:邀请了维西县科技局的专家进行了科学养猪、玉米高产,蔬菜种植等农业科技培训,并为社区赠送了价值4000元的蔬菜种子。
(三)后期开展的工作
1、设计社区巡护监测线路和巡护记录表格,制定社区巡护制度,35户社区居民参与到野生资源巡护管理活动中,使保护地的资源得到有效管理,逐步实现可持续发展;
2、为巡护提供必要的装备和技术培训:为社区配置了佳能数码相机两台,望远镜两台,巡护人员工作服35套。开展了环保知识讲座,制作发放了50份关于资源保护的宣传单;
3、社区巡护正常开展,要求每天填写一份巡护表格,一月形成3份正规的巡护监测记录表;
4、帮助社区发展替代生计,提高社区群众生活水平:为35户居民安装并正常使用太阳能热水器;
5、镇人民政府扶持20吨水泥、扶持户均建卫生厕所一个;
6、根据村民要求及愿望,为托落顶党支部订阅《农村百事通》一份。
7、镇人民政府把托落顶社区列入了20xx年的新农村建设社区,配套资金替代房头板户均7000元,共计245000元,建设卫生路1200米,群众投工投劳,政府扶持60吨水泥,与此同时托落顶社区的20xx年林权制度改革在全州内起到了先锋模范作用,以集体管护,分户巡山,集体经营等形式全面响应了国家政策要求。
二、项目实施取得的成效
通过香格里拉滇金丝猴保护协会及维西分局全体干部职工的努力奋斗,在社区群众的积极配合下,托落顶社区共管项目于11月13日通过了项目资助单位的.监测评估,得到了来自北京专家的肯定和好评,在20xx年3月1日至2日通过了资助项目相关机构的检查验收,对一年来项目开展的一系列活动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在这一年依托gef项目的培训技术和经验,从不同程度上改善了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生活质量有所提高:
1、托落顶自然村森林资源的利用主要集中在保护区内的集体林,同时集体林权改革中,把集体山林使用权授权给予了各村民小组,因分布在保护区内(属重点公益林),还是只有保护区许可后才能使用,但仍然存在着在建房和薪材方面利用量极大。居民建房,据调查,目前一栋房所需木材最少为100立方米,特别是房头板,对木材的消耗量更大。薪材是社区居民生活的主要能源,以云南松和栎树为主,据调查,一般的家庭每年薪材消耗量需19立方米。随着人口的增长,森林资源的消耗量也在增长,而砍伐薪材的距离越来越远导致了劳动量越来越大,对妇女的身体健康带来不良的
影响,通过小额赠款项目的扶持太阳能热水器35台,直接降低森林资源消耗140m3/年,节约农村劳动力700个/年,节约资金17500元/年,不但改善村民的卫生状况,减轻农村妇女感染疾病的困扰,缓解了社区对保护区自然资源的依赖程度,减轻对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压力,而且有效促进了社区共管活动,推动保护区科学管理与持续发展;同时为了解决社区房头板的需求,工作人员和政府部门通过协商得到了新农村建设的配套资金户均7000元,共计24500元人民币,从最大程度上解决了社区群众的居住条件。
2、根据经济发展计划,开展替代生计示范活动(科学养蜂126窝,种植蔬菜及中药材等)。首先是科学养蜂:保护区周边社区的群众,由于村庄周围有茂密的原始森林,蜜源充足,他们守护着大山,有以养蜂为乐的习惯,他们把山上的野生蜂窝捧回家,用圆柱型的把野蜂驯养起来,蜂箱放在山上、房前屋后或挂在墙头。养蜂一年中很少需要管理,让蜜蜂在山林中自由采蜜,基本上不耽误农活。传统上养蜂采取一种自生自灭方式(蜂箱放出去,来了就养,每年收6月、9月两次蜜,一般会留下足够蜂群过冬的蜜,但种种原因,大部分会死去),保存率很低。近年来,人们生活条件不断改善,对蜂蜜特别厚爱,已成为社区群众增收主要途径,但由于当地养蜂技术落后,这种绿色产业没有兴起,反而对保护区产生了威胁。比如;养蜂村民随意到保护区把很多珍稀在内的大树根部挖成蜂巢,引起雪倒和风倒的损失。 20xx年在项目的扶持下村民蜂种发展到了126桶,出售蜂蜜830公斤,价值人民币33200元。经过这次探试活动,保护区更加坚定了扶持发展可持续的养蜂产业为切入点,提高社区群众的生活条件,调动社区参与保护自然资源的积极性,养蜂增加经济收入,改善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生活质量,缓解对保护区自然资源的依赖程度,减轻对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压力,有效促进社区共管活动;
3、根据需求,提供各项技能培训。邀请了维西县科技局的专家进行了科学养猪、玉米高产,蔬菜种植等农业科技培训,并为社区赠送了价值4000元的蔬菜种子,蔬菜有红角菜,大蒜,辣椒、大白菜等,由于地理优势,(托落顶村的日照时间很长),蔬菜的生长状况比其它地方都好,加上维西县科技局为他们提供了良种(过去由于离镇镇府较远,从来没有买到过好的种子),在20xx年所种植的蔬菜不但自己改善了生活,而且有8户群众还带来了经济收入(把自己吃不完的蔬菜拿到集市上去卖),据不完全统计,共计收入人民币3200元,通过今年的种植蔬菜村民们总结出,在托落顶最适宜种植大蒜,大蒜果实比集市上买的大得多了。
4、在各经过多方些助和扶持后,托落顶社区在20xx年被迪庆州政府评为“新农村建设突出社区”,加上村民的日常巡护工作开展的有声有色,林权制度改革在该社区起到了示范带头作用,在12月29日全州林权证的首发仪式在托落顶社区举行,给各级关心和支持社区工作的领导和合作伙伴所做的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5、通过这一年的项目实施,托落顶的村庄有了焕然一新。
6、项目执行过程充分调动了项目地社区居民的积极性和参与性,使他们通过参与社区内部以及同外界之间的交流和讨论、接受了一系列能力培训,提高了环境意识、法律意识、保护本土文化和可持续发展的主动性,提升自我发展规划、参与社区事务、劳动技能等方面的水平。同时也加强了社区居民、当地政府、保护区管理部门以及地方ngo的沟通交流,采纳各个利益相关者的意见和建议,减少了村民对保护区资源的破坏,有效采集、科学管理林下产品,逐步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在不同程度上增加了社区群众的经济收入,制定了相关的村规民约和管理措施,实现了项目的预期目标。
三、项目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1、资金不足。托落顶村民的积极性很高,对森林资源的持续利用充满信心,可以有许多途径去开展有关保护的项目,更进一步提高社区群众保护资源、利用资源的思想理念和实际行为,需要增加资金扶持;
2、项目周期短,才处于项目实施初级阶段,宣传力度不够,由于托落顶村民小组地处xx的东南面,离保护区边界约300米,村庄周围保存完整的森林,蕴藏着种类丰富的动植物资源,主要分布约300只的滇金丝猴种群,每年的春秋冬三个季节在托落顶村庄背后的尼空区域觅食,其它常见的野生动物有林麝、雉鹑、黑颈长尾雉、斑尾榛鸡、猕猴、班羚、血雉、勺鸡等,是滇金丝猴的重要栖息地之一。托落顶是典型靠山吃山的村庄,村民经济来源主要靠采集野生菌类、野生中药材以及森林蔬菜,非木质林产品收入占经济总收入的80%以上。采集活动干扰了滇金丝猴在家域内的行为活动,影响了保护区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经过项目实施,实现了项目的预期效果,也为社区打下了基础。由于项目实施时间截止20xx年的2月28日,而后期的管理及村民的继续主动参与等方面要延续下去,仅仅依靠村民自身就成了很大的问题,许多活动还要依赖外界的援助才行。
【家乡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相关文章:
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07-17
新农村建设工作计划02-06
新农村建设工作总结优秀03-13
新农村建设工作总结最新11-13
新农村建设驻村工作总结09-16
新农村建设工作总结14篇02-18
新农村建设工作总结 15篇03-07
新农村建设工作总结(14篇)03-17
新农村建设工作总结(精选15篇)02-04